《希望之光: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》希望之光: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

70周年专题·热血校园小说

《希望之光: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》希望之光: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

第二天,怀揣着这封只有一张纸的信,背着跟往常同样重的50多斤柴,张胜利竟然没有以往的沉重感,走得比平时更快。“少用了半个小时,急着想把信寄出去。”张胜利说,“当把柴一卖出去,就买了8分钱的邮票将信寄出去了。”

信寄出去了,张胜利的生活依旧失学在家,每天上山砍柴帮家里度日。

这时,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改嫁他人,弟弟妹妹投靠奶奶。而张胜利作为家中的长子,却因父亲欠债问题被叔叔赶出家门,不得不靠乞讨过着流浪的生活。

但张胜利仍然企盼,企盼“大官”说话算数。

1989年10月17日,张胜利说一辈子忘不了这一天。他收到了县里的通知,说是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了。

“当时受到资助的孩子总共13个,其中有12个是桃木疙瘩村的,我和吕成山都是。”张胜利有点激动,“我们特别高兴,特别高兴有书读了。记得当时,我和吕成山高兴得来回跑,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。”

心情异常激动的两个小伙伴发誓秘密约定:将来念书成了,张胜利回乡搞教育,吕成山回乡搞经济。张家口农专毕业的吕成山在当地一个偏远的乡当副乡长。

更让张胜利没有想到的是,他的这封信点燃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在调研的一个项目:希望工程。

1989年10月31日,“希望工程”正式启动。随着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苏明娟、声嘶力竭喊出“我要上学”的大鼻涕胡善辉、圆圆的脑门皱着眉头的“小光头”张天义等感动人心的照片被媒体广泛传播,全国掀起了“捐资助学”风暴。

从1989年到2008年底,“希望工程”成立20年共获得捐款超过53亿元人民币,面向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资助了338万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学业,资助了1�5444万所乡村小学改造危旧校舍,建成希望小学。

“希望工程”也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启动最早、规模最大、参与最广、成效最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。“希望工程”已经扩展到救助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学生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、大学生等。

重返校园的张胜利学习十分用功,在各级基金会的帮助下,他读完了小学、初中。1995年8月,中国青基会实施教师培训计划,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免试、免费录取。

1997年6月,张胜利从师范学校毕业。到底是留在繁华的上海,还是去富裕的浙江温州,抑或是返回贫穷的桃木疙瘩村,同学们在劝说,张胜利也在抉择。

大城市上海和经济发达的温州,加上同学答应的帮助,这些都诱惑着张胜利,毕竟人要往高处走。但是张胜利说他的决定一点不复杂,因为他为了人生的一个承诺,也为了回报社会。

75人赞

分享

复制链接
点击复制

小说推荐

热门小说